(资料图)
7月9日,“盛世中华何以中国”网上主题宣传在陕西西安启动。在“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激活中华文明新活力”主题分享会上,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晓宏表示,敦煌研究院数字化保护在近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培育了“数字敦煌”品牌,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,开创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的新模式,实现了前沿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,更好的用高科技手段保护敦煌,以新的发展理念传承传统文化。
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,历经十个朝代一千年的不间断营建,现保存有洞窟735个,是世界上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,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“敦煌莫高窟拥有内容丰富的壁画45000平米,栩栩如生的彩塑2000余身,唐宋木构窟檐5座,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、艺术价值。”丁晓宏介绍,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与日俱增的游客,随着时间的流逝,莫高窟也面临着逐渐的衰退。
他进一步介绍,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时任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樊锦诗提出用计算机、摄影等高科技的方法永久保存敦煌石窟信息。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,经过三十年的探索与研究,研发了一整套适合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,包括基于摄影与计算机技术的壁画二维数字化技术、基于激光扫描和结构光的彩塑三维重建技术,以及基于遥感测绘和倾斜摄影为主的大遗址数字化技术,并且规模化地实施了“数字敦煌”项目。截至2022年底,敦煌石窟完成了289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,178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,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、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,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,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,形成了海量的数字化成果。
“数字资源在作为数字档案永久保存敦煌石窟信息的同时,也为敦煌研究院的保护研究、美术临摹、考古测绘,以及旅游开放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。”丁晓宏表示。
据悉,敦煌研究院通过对数字化资源深度的价值挖掘、素材提炼、创意设计,再经过数字化团队潜心研究,精心策划,借鉴互助,呈现了一系列主要涵盖实景洞窟复制、彩塑三维重建、高保真壁画复制、虚拟漫游互动、多媒体节目、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展示内容,融合了科技、艺术和文化的数字敦煌展览。
此外,敦煌研究院基于“数字敦煌”的海量成果,结合人工智能河图平台打造超感知影像,通过厘米级的空间识别技术,充分利用敦煌学研究成果、数字敦煌高精度壁画图像和洞窟三维模型,制作的虚拟数字内容与真实场景的三维坐标实时融合,让不可移动的敦煌石窟文物,借助科技的力量,实现了景区的实景导览的同时,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洞窟数字游览方式,让洞内的内容洞外看,为古老的敦煌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量。
丁晓宏表示,敦煌研究院充分利用数字资源,通过深度的挖掘和设计转化,衍生出了一批优质的、市场所认可的文创产品,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“盛世中华何以中国”网上主题宣传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,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、文物古迹司、考古司、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,陕西省委网信办,陕西省文物局,西安市委网信委,人民网,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联合主办,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。
(文章来源:人民网)
上一篇:商城县机关事务中心积极开展“传家训、立家规、扬家风”主题活动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- 1深圳:积极推进旅游业恢复 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
- 2保定定州提出一系列发展措施 引领体品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
- 3河北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
- 4太原阳曲人才公寓项目开启施工招标工作 共有1954套人才公寓满足人才居住需求
- 5山西出口钢构件顺利发货 为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
- 6上半年泰州姜堰实现新签约亿元和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5个 计划总投资208.319亿元
- 7清华博士非洲修电站 因为他,“内卷”成为网络热词
- 8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
- 9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例 其中本土50例
- 10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5例 其中宁波6例、绍兴39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