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“滤镜探店”,别被网红带偏
当网上“种草”成为一种消费常态,与之相关的探店业务也蓬勃发展。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,当前探店行业缺乏行业规范,人员准入、机构资质尚无标准,存在虚假“种草”等情况。
(资料图)
先“种草”,再消费
“满满一桌199块钱”“牛排一桌99”……随意点开一个短视频应用,网红探店、大V推荐的美食套餐琳琅满目,让人应接不暇。如今,外出用餐前先在网上“种草”成了一些人的消费习惯,而网红博主们以第一视角分享门店的环境、产品和服务,容易给人留下真实体验的印象。
网红探店似乎带来多赢局面:消费者获得低价的套餐,网红继续发挥流量优势将内容变现,商家获得客流量,平台方拓展业务新版图。社交媒体上可见度高的探店内容,培育新消费习惯的同时,也改变着商家的营销方式。
据媒体公开调查数据显示,购物前82.6%的受访者会搜索相关“种草”推荐,但也有78.2%的受访者有被网络“种草”坑过的经历。半月谈记者了解到,近段时间网红探店带来的消费纠纷呈上升趋势,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相关消费纠纷案例对责任方予以警示。
给钱“真好吃”,不给“没法吃”?
半月谈记者采访调研发现,不少消费者反映曾遭遇过网上团购无法核销、缺乏退款途径等乱象。在流量和商业利润裹挟下,网红探店鱼龙混杂,“滤镜探店”现象屡遭吐槽。
半月谈记者了解到,上海某自助火锅餐厅在短视频平台上被多位探店博主推荐为“高端自助”,用餐价格高达798元一位。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,其所谓的“高级食材”用冷冻产品偷梁换柱,不少网友前往品尝后,认为产品服务与宣传差距甚大,商品价值与价格严重不符。
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半月谈记者搜索“探店团购”,相关投诉超千条。在投诉案例中,团购产品无法使用、无法退款等问题较为常见,甚至还有门店倒闭团购券照卖的情况发生。
鱼龙混杂的网红探店不仅让消费者感觉“水分很大”,也让一些商家叫苦不迭。一些受访餐厅表示,一些网红运营的自媒体账号以“为商家进行宣传推介”为由,要求商家为其免单。半月谈记者注意到,一些网红账号在同一门店发布测评前后矛盾,如对同一款炸酱面,有博主起初表示“太贵”“没法吃”,之后的视频中又改口称“妈妈做的味道”,令人大跌眼镜。
探店业务亟待规范
网红探店乱象引发关注。受访专家认为,探店业务要鼓励更要规范。“网红探店带有一定的广告代言性质,如果代言产品出现问题,网红也要承担一定法律后果,因此网红及其背后公司应该承担事前审查义务。”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表示,网红博主如果在知情的情况下,依旧发布虚假宣传的探店内容到网上,这种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上海警方对某虚假“种草”团伙现场取证
今年5月1日起,新版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正式实施。办法规定通过知识介绍、体验分享、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,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,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“广告”。近期,湖北省黄石市市场监管部门对某达人探店推广短视频未标明“广告”行为作出责令改正,并处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。据了解,这是全国首起达人探店违法违规被处罚的案例。
近期,部分短视频平台发布《餐饮探店规范》、启动虚假“种草”专项治理,明确商家和网络达人应遵守的行业规范和权利责任,重点整治虚假探店、代写代发等违规行为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,各类短视频及媒体平台对在其平台上出现的探店视频等,负有审查义务和申诉反馈机制;同时,监管部门应当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引入社会监督力量,共同规范探店行为。
半月谈记者:乌梦达 吉宁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- 1深圳:积极推进旅游业恢复 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
- 2保定定州提出一系列发展措施 引领体品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
- 3河北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
- 4太原阳曲人才公寓项目开启施工招标工作 共有1954套人才公寓满足人才居住需求
- 5山西出口钢构件顺利发货 为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
- 6上半年泰州姜堰实现新签约亿元和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5个 计划总投资208.319亿元
- 7清华博士非洲修电站 因为他,“内卷”成为网络热词
- 8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
- 9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例 其中本土50例
- 10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5例 其中宁波6例、绍兴39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