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据报道,有消费者反映,饮品中冰块含量占到饮品总量的2/3,冰块含量过多导致饮用体验感变差。同时,部分饮品在手机点单页面的温度选项只有“冰”,有些饮料店甚至拒绝消费者提出的“去冰”饮品需求。(8月2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)
如今走在大街上,买一杯冰饮容易,想要“少冰”“去冰”,却要费不少功夫。比如,有的商家直接告知无法制作“去冰”饮品,甚至用“影响口感”等托词搪塞顾客。再如,部分在线点单程序直接利用界面设计给顾客玩一手“强制选择”——在饮品下单界面,根本不提供“常温”选项,让用户没得选。面对此情此景,虽有人坚持自己的诉求,放弃购买;更多人则懒得较真,只能用“等一等冰就化了”来自我安慰。
公众不禁要问,到底谁才是这杯饮料的所有者?店家为何不愿意按照顾客的心意来办?原因很简单,利益使然。同样大小的杯子,冰块多了,饮品耗材自然就少了,商家便节省了成本。每次省一点儿,时间长了,积少成多,利益就有些可观了。不过,这种“小心机”显然不是长久之计。
一方面,中国消费者协会、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近日针对“加冰饮品”的种种问题发出倡议,提示广大餐饮经营者立足诚信经营,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、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,在“饮品加冰”的选择上提供更多精细服务。相关内容的发布,意味着有关部门已经对饮品市场的“冰块问题”有所关注。随着行业监管规范的日益完善,饮品行业迎来标准化管理只是时间问题。若商家置若罔闻,不能及时“勒马”,未来面临强制监管也在法理之中。
另一方面,随着个性化消费的发展,顾客已然习惯了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。饮品赛道竞争激烈,对于消费者来说,诸多产品并非无可替代。尽管大部分消费者对一些“强制加冰”的行为保持沉默,但品牌好感度必然会受影响。店家加到饮品中的冰块会随着气温融化,但若寒了顾客的心,再想回暖,可没那么简单。
(广州日报评论员刘硕)
上一篇:贝泰妮8月24日盘中涨幅达5%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- 1深圳:积极推进旅游业恢复 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
- 2保定定州提出一系列发展措施 引领体品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
- 3河北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
- 4太原阳曲人才公寓项目开启施工招标工作 共有1954套人才公寓满足人才居住需求
- 5山西出口钢构件顺利发货 为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
- 6上半年泰州姜堰实现新签约亿元和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5个 计划总投资208.319亿元
- 7清华博士非洲修电站 因为他,“内卷”成为网络热词
- 8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
- 9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例 其中本土50例
- 10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5例 其中宁波6例、绍兴39例